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其他各聚居区先后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1949年将原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及热河省的昭乌达盟,1950年将原察哈尔省的多伦﹑宝昌﹑化德三县,1954年将原绥远省辖区分别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又将原热河省的翁牛特﹑喀喇沁﹑敖汉﹑乌丹﹑宁城﹑赤峰等6个旗县和甘肃省的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以及额济纳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地区300多年被分割统治的历史结束了。其他聚居区的蒙古族先后成立自治地方的有:新疆2个蒙古族自治州,青海、新疆﹑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8个蒙古族自治县。散居各地的蒙古族人民也享受着民族平等权利。蒙古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民族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根据蒙古族地区的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制定了一些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通过农业合作化、对手工业﹑畜牧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内蒙古和其他蒙古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的经济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牧民们大搞以水草为中心的草原建设。在保护和合理使用牧场﹑修建棚圈﹑开辟缺水草场﹑建立兽医网﹑改良畜种﹑推广定居放牧以及推广牧业机械化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现在,全区进一步推行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等措施,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逐步走向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内蒙古1978年牲畜的增长达到3901万头(只),2005年,牲畜存栏头数突破了1亿头(只),是1978年的2.56倍。2005年,新疆巴音郭楞州牲畜存栏421.26万头(只),博尔塔拉州牲畜存栏123.29万头(只)。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农业十分落后,耕作粗糙,农具简陋,粮食产量很低。1946年,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三四十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党和政府加大对西部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范围全部免除农牧业税,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当年,内蒙古自治区机耕地面积466.5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662.1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新疆博尔塔拉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8亿元,巴音郭楞州粮食总产达到40.02万吨。
但是,由于传统型﹑粗放型农牧业经济对草场的过度垦殖利用及自然灾害影响,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从1998年开始,国家大幅度增加内蒙古生态建设投入,在全区96个旗县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重点工程,2002年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保护草原生态被提上紧急日程。2004年底,全区确定自然保护区187个,面积为1562万公顷。200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7.57%,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过去,蒙古族聚居地区工业极端落后,仅有几家小发电厂和粮食、皮毛加工等手工作坊。现在,内蒙古已建立起能源﹑原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加工等许多新的现代工业部门,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中,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成为内蒙古的两大支柱产业,涌现了鄂尔多斯﹑蒙牛和伊利等11个国家驰名品牌。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3822.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86美元,超过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水平,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5.7:44.1:40.2;新疆博尔塔拉生产总值54.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85元;巴音郭楞自治州生产总值325亿元,人均GDP达到27258元。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内蒙古地区形成了以铁路为中心,包括公路﹑民用航空和内河航运的交通运输网。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只有1557公里,2005年,铁路营运里程达6000公里。同年,东西大通道建设开始启动。全区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国有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许多闭塞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并开辟了与蒙古﹑俄罗斯边境省区通车的6条国际客运路线。民用航空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重大发展,有18条国内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航线总里程达2.24万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近40万人次。新疆巴音郭楞州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客货运输网络,博尔塔拉州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183公里,比自治州成立时增长了12倍,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主要干线实现柏油化。
商业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空前繁荣。由于采取了开拓农村市场、扩大信贷规模、加强税收监督等措施,2005年,内蒙古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44.10亿元。政府还积极组织区内各经济部门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俄、蒙的经济往来,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5年,全区引进区外资金到位1097亿元,对外进出口贸易成交额51.6亿美元。
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呈现旺势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业自身则大力打造旅游精品,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几大类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2005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61.6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00.16万人次。新疆巴音郭楞州和博尔塔拉州的旅游业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邮电事业从无到有,保持快速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等,尤其是2004年启动的“村村通(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划时代工程)”工程建设,农村的邮电事业欣欣向荣。2005年,内蒙古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76.1亿元,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07.9万户。
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由于大力采取措施,推进各行各业经济发展,做好人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缩小各部门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137元和2989元。新疆博尔塔拉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056元,巴音郭楞州农民人均收入4268元。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地区没有一所大专院校,中小学学生只占总人数的2.6%,90%以上是文盲。若收到远方来信,收信人往往骑骆驼带礼品连行一两天路程求人阅读。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文化教育迅速发展。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有大中专院校95所,普通中小学32174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5.2%,基本上普及了五年制教育。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各类各级教育全面发展,建立起包含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中小学阶段的全面的教育体系,各类层次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也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2005年,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个,初中以上各类学校1974所,小学585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9.44%,“普九”人口覆盖率88.4%。新疆博尔塔拉州适龄儿童入学率99.13%,巴音郭楞州为99.04%。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文化发展纲要和支持文化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加强“西新工程(国家一次性投资最多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建设,文化新闻事业也在稳步发展。2005年,内蒙古拥有各类艺术和文化单位1763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27座,人口覆盖率都在90%以上。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全年出版报纸、杂志、图书34153.34份(册)。
蒙古族文学和语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都有蒙古族作家的作品获奖,如《金色的上都草原》﹑《大漠歌》﹑《忽来河》﹑《祁连游牧仔》等。此外,许多汉族文学作品及世界名著被翻译成蒙文。内蒙古通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党和政府鼓励蒙古族、汉族及其他民族人民学习蒙古语文,提倡蒙古族人民学习汉语文。2004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极为落后,缺医少药,各种疾病蔓延,人口锐减。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清末有84000人,到1936年只剩下39500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培养医务人员,建立医疗卫生机构。1978年,医疗卫生机构比1949年增长了50.94倍,医疗卫生人员增长了近9倍。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力采取措施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积极推进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和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蒙医蒙药资源,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5年,内蒙古卫生机构3774个,卫生人员10.26万人,蒙古族人口从解放初的834400人迅速增加到421万多。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和“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水平,使得社会保障事业和福利事业发展。2005年,内蒙古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职工有544.6万人(内有交叉),75.63万居民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筹措社会福利资金77309.35万元。
随着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蒙古族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进步和发展。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