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历史沿革
风俗习惯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有关“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在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成立。该自治区为专区级自治单位,由阿图什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合奇等县组成。1955年10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改名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是河名“红水”之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居住着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乌孜别克、哈萨克、满、回、锡伯、俄罗斯、塔塔尔等11个民族。首府阿图什市现已成为自治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新疆南部重镇之一。

  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柯尔克孜干部队伍有了迅速的发展,自治州历任州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均由柯尔克孜族担任,各级人大、人民政府中都按比例配备了本民族的干部,柯尔克孜语言文字在公共管理和教育领域的地位也得到了保障,国家在招工招干、各类学校招生中,都对柯尔克孜族给予了一定的照顾。柯尔克孜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柯尔克孜族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地方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遍布全州。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篷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畜牧业发展迅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柯尔克孜族聚居地区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主要从事畜牧生产,靠天养畜。1949年末,牛、马、驴、羊、等牲畜存栏总数仅为33.55万头(只)。

  新中国成立后,在牧区,贯彻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推行和完善农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畜牧业生产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在牲畜繁殖成活畜不断提高的同时,牲畜的质量也不断提到改善。20世纪50年代,就引进了毛肉兼用的新疆细毛羊和阿斯卡尼亚细毛羊,由两者杂交而成的改良细毛羊,性能更为良好。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塔什库尔干大尾羊,近年又引进了阿尔泰种羊。在改良绵羊的同时,还陆续引进了良种牛,对本地品种进行改良。政府还成立了兽医站和草原站,以加强对牲畜病疫的防治和草原建设工作,培植人工草场、轮牧、人工授精、分群放牧等较为先进的牧业经营方式已被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畜牧业已被各级干部和广大牧民广泛认同。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2005年末,牛、马、驴、羊、猪等牲畜存栏数已达155.99万头(只)。

  农业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农具只有二牛抬杠、砍土曼,有些边远地区还使用木犁。农业耕作原始、粗放,不施肥、不锄草,产量很低。1949年,粮食总产量只有23129吨,棉花64.5吨,油料601.5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进行了开荒造田、兴修水利等基本建设,改变了粮食、饲料都要依靠外地供应的状况。2005年,耕地面积已达30.23千公顷。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农作物的单产也大大增加,粮食作物产量达到170911吨、棉花7761吨、油料954吨、蔬菜12974吨。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州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43台,配套农具1990部;农用小型拖拉机4463台,配套农具6099部。

  工商贸从无到有。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柯尔克孜地区的地方工业也从无到有兴建起来。现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经建立起煤铁、机械、水泥、电力、有色金属、造纸以及食品、皮毛加工等工矿企业。以阿图什市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已经建立起来,贯穿各县、乡、镇。国营和私营商业机构分散到各个居民点,方便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坦口岸充分利用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地缘优势,对外贸易开展得很有起色。

  民族教育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地区文盲率达90%以上。1949年,全地区只有破旧不堪的小学40所,在校柯尔克孜族学生2490人,教师259人,校舍总面积不足一万平方米,没有初中、高中、中等教育以及学前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牧区教育,政府曾先后办过马背学校、半日制学校和寄宿制学校。1953年,柯尔克孜地区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所中学——阿图什中学。1955年创办的柯尔克孜师范,是当地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柯尔克孜地区的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05年,全州共有小学211所,在校生53743人; 普通中学62所,在校学生45356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校和学生;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37人。还有不少柯尔克孜族学生到乌鲁木齐或内地大专院校接受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通过党和政府努力,柯尔克孜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已迅速降低。

  传统的牧区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地区根本没有医生,农牧民有病只能听天由命,或请“巴克西”(巫师)、毛拉(伊斯兰教宗教人士)驱邪祛病或念经。伤寒、鼠疫、麻疹、肺结核、小儿黑热病等到处流行,婴儿死亡率也很高,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直接影响了人口增长。1952年建立的阿合奇县医院是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的第一所医院。自此以后,柯尔克孜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开始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柯尔克孜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各类卫生机构已初具规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一个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网已经建成。缺医少药的状况已经改变。医疗卫生、防疫保健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2005年,当地已拥有医疗机构102个,床位1459张,卫生人员2519人。

  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办了报纸、广播、电影、电视、文工团、出版社、新华书店、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单位。“克孜勒苏报”以柯、汉、维三种文字出版,1999年,发行量达40.82万份。1982年,成立了以出版柯尔克孜文图书为主的克孜勒苏人民出版社。1950年,全地区第一家收音站在阿合奇县建立。20世纪60年代,各县、乡相继建立起了广播站、广播室,1982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柯尔克孜语节目开播后,阿图什、阿合奇又建立起两个中波转播台转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柯尔克孜语节目。1981年,克孜勒苏电视台建立。1998年~2000年,国家实施“乡乡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当地大部分乡村农牧民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得解决。至2005年,全州有电视台一座、电视录像转播台四座,拥有电视发射设备13部。当前,现代通讯手段电话和无线通讯的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

  社会风尚不断改观。新中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封建家长制的残余、封建礼教、陈规陋习随着生产的发展、文化的提高而逐渐消失。尤其是家庭婚姻方面的一些旧传统,如指腹婚、寡妇不能改嫁而归亡夫兄弟、一夫多妻、早婚等,由于柯尔克孜人民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不断倡导,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传统的父系家长制大家庭逐渐分化,家庭规模逐渐趋小,核心家庭和祖父母、父母及一个已婚儿子(通常是幼子)组成的主干家庭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家庭关系更趋民主平等。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家庭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离婚也已不再是男子的特权,解除婚约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在柯尔克孜地区,千百年来人随畜走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改变,绝大部分牧民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牧区已建立了许多新的村落和城镇,牧民们从毡房搬进了明亮温暖的平顶屋。定居生活带来了许多新事物、新变化,牧民们在自己住宅的周围种上了蔬菜、瓜果,大大丰富了食品的种类,传统的以肉、奶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现已改为以面食为主。服饰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渐趋多样化。传统的民族服装虽依然存在,但多为老年人的喜好,中青年人平常多穿中式或西式服装,但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仍穿着民族服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开始走入普通柯尔克孜农牧民家庭,进入新世纪,电视普及率已大大提高。电话、洗衣机、缝纫机、摩托车等也逐步为更多的家庭所拥有。广播、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柯尔克孜族农牧民传统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观念。闲暇时间,人们多看收电视、听收音机。农牧民们与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获得外界的信息和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商品经济观念逐渐增强,外出经商和打工的人逐年增加。受科学教育的影响,宗教观念渐趋淡泊,这一点在青年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正确的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由1954年的1204万元上升17.47亿元,在人口总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人均生产总值由1954年的90元上升到3654元;全州农牧民人均收入1452元,是建州初期的44元的33倍。广大柯尔克孜族人民最喜爱用“绵羊脊背上也能孵出百灵鸟来”的生动语言来形容今天生活的安定和幸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柯尔克孜族人民正满怀信心迈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