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哈萨克族聚居区逐步完善,哈萨克族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后因严冬季节不便开展庆祝活动,报经国务院批准,将州庆日改为每年9月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塔城、阿勒泰两地区和州直十个县市。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7月21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属哈密地区管辖。还有少数居住在与新疆毗邻的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住在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哈萨克族,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于1984年6月大部分返回新疆。在哈萨克族相对聚居的地区,还建立了13个民族乡。自治地方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哈萨克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哈萨克族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新中国成立前,畜牧业以世袭部落经济为主,多以牧主(巴依)、寺庙主(毛拉)、富裕牧户和贫苦牧民等个体经济组成,其生产方式多是以“阿乌尔”——血缘、亲缘或无血缘亲缘关系的几户牧民(即村)——一起按一定路线搬迁游牧。畜牧业生产基本上属于个体经营,生产方式落后,牧民生活贫苦。少数牧主占有多数牲畜,同时多数又兼部落头目。他们利用封建特权,一方面长期霸占属于“阿乌尔”公有的草场,让一部分没有牲畜的贫困牧民无偿为自己服劳役。此外,他们还按等级高低每年向牧户收取“俸禄”,王每年收取羊500只,公200只,贝子250只,台吉200只,千户长80只,百户长15只等。每户牧民每年还必须为部落头目无偿服役10-30天。一般雇牧每户平均不足一只羊,贫牧每户不足10只羊,而大牧户却有数百或数千的牲畜。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分阶级、不定成分的稳定政策。同时考虑到广大贫苦牧民的利益,做到牧工、牧主双利,提高了牧工的劳动报酬,废除了部落头目的封建特权。同一“阿吾勒”出来的普通牧民或是有亲戚、朋友关系的贫苦牧民,自发的组织起临时或常年互助组。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和公私合营牧场,国家对牧主实行赎买政策,牧主的牲畜入社(场)后,可拿股息并逐年取得入股的股金。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牧区兴修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扩大草场利用面积,提高载畜量,进行了大面积的围栏建设,人工草场建设。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建成了各级灌溉排水渠道,灌溉草场,兴建人畜饮水管道,修建牲畜越冬棚圈。全州基本形成了县、乡、村3级科技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天然草场得到改良,为畜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了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建设,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牧民定居点。牧民定居,是对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和牧区生活方式的变革,不仅增强了牧业抗灾能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定居后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相互的交流增多,组织文化活动更为便利,电视、电话、广播等传媒手段促进了牧民信息量的增长,牧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哈萨克族地区实施“农牧结合”的方针,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贯彻“扩大耕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使哈萨克族地区畜牧业生产有了稳定可靠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先后发放大量生产贷款,为群众解决生产工具、种子、耕、畜等困难,这对促进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提倡和支持,大批哈萨克族牧民兼营了农业,以前的纯牧区都逐渐成为半牧区,口粮、种子、饲料达到自给。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哈萨克族农民大力兴修水利,特别是1958年以后,各地积极兴修了涝坝和水库,挖渠、掏泉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仅阿勒泰地区1958年上半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就扩大灌溉面积20万亩,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数百年灌溉面积的总和。
哈萨克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地下资源,阿勒泰山区的有色金属、准噶尔盆地的石油资源闻名全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工业从无到有,从小企业到大中型企业,一批以资源为依托的厂矿企业应运而生。
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哈萨克族人已不再是单纯的放牧民族,逐步实现了农牧结合的定居放牧。随着生产不断发展,哈萨克族农牧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社会购买力也随之提高。过去哈萨克族牧民衣衫褴褛,除了铺毡子、穿老羊皮袄外别无他物。目前,穿条绒、涤卡、花布、皮靴、套鞋,盖棉被已很普遍;过去大部分只能吃奶疙瘩、碾子米,现在已吃到白面、大米和蔬菜;生活用品像暖水瓶、缝纫机、钟表等,对哈萨克族人来说,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2005年哈萨克族聚居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牧业总产值59亿3950万元,占全疆牧业总产值的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1570万元。占全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其中批发零售业65亿3282万元,住宿餐饮业13亿6001万,其它行业4亿2287万元。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哈萨克族牧区的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普遍改善和发展。
哈萨克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政府采取了许多适合牧区的教育措施。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在牧区开办了许多帐篷小学。这种简便的学校能随同牧民四季迁徙,解决了牧民子女求学的困难。
普通中小学教育,在哈萨克族地区教育事业中占有首要地位。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接管和改造旧有学校的同时,伊宁市相继创办了男女高中。到1957年,伊犁、塔城等地已普及小学教育。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中,所有哈萨克族地区都普及了小学教育,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0%以上。同时,人民政府在哈萨克族地区创办了一些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原有的中学也都普遍进行了扩建。不少哈萨克族青年进入了高等学校。到2004年底,哈萨克族每万人口在各类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分别为;普通专科教育56.72,普通中专教育22.88,高中教育182.30,初中教育593.02,小学教育1103.30。全区有哈萨克语普通中学189所,小学375所。普通中学在校生96041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21040人。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又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哈萨克人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保证了哈萨克族的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