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藏族人民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西部各省境内藏族聚居地区先后获得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以期和平解放西藏。同年10月,昌都地区解放。1951年,达赖十四世丹增嘉措亲政,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所派代表在北京进行谈判,于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从此,藏族人民在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开始了新生。
藏族地区解放后,大力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统一战线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各项民族政策,进行清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农牧业生产、开展文教卫生事业和促进民族贸易等一系列工作。1951年,中央代表张经武同志经亚东来到拉萨,遵照协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分别进驻西藏各地。1952年,西藏地方政府的司曹(代理司伦)鲁康娃•泽旺饶登和洛桑札喜等人,阴谋策动西藏分裂,被迅速平定。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返回日喀则,实现了国内民族和西藏内部的亲密团结。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首部北京隆重召开。达赖、班禅和藏族各阶层人民代表一道参加盛会。国务院召集西藏地方政府、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和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三方面的代表,经过充分协商和讨论,组成西藏自治区筹备小组。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
党中央根据藏族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点,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藏族地区的民主改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及其领导人,宣告了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一大批翻身农奴担任了自治区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职务,标志着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始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在藏族地区,先后建立了1个自治区、10个自治州和2个自治县,即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干部成为藏族自治区域干部的主体。藏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由藏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也由藏族的公民担任。如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7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同时,还有一批藏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先后有十四世达赖、十世班禅、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热地等藏族公民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中国共产党“慎重稳进”方针指导下,藏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鉴于西藏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指出西藏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走民主的道路,第二步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民主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后,党在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办起了两万多个农牧业生产互助组。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开始试办了人民公社,到1975年,全区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西藏地区城镇手工业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1976年初顺利完成。但此后的文化大革命给西藏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给工、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西藏自治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又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加重视藏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青藏高原未来的发展。1994年初国务院讨论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决定实施“青藏高原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方案”(简称9525工程)。该方案从1995年开始,实施时间为25年,确立青藏高原在民族地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战略地位,为青藏高原未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1984年到2001年,中央政府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实际,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了中央政府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了西藏人民平等和自治权利的实现。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藏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均实现了重大飞跃,迈进现代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西藏绝大多数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部分群众生活已进入了小康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发放农牧贷款、兴修水利、检疫救灾等措施,大力扶助工农业生产。农牧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高寒地区试种小麦、玉米、水稻成功,引进茶、烟、果、菜,优种牲畜、家禽在藏族地区安家落户。开展科学种田和科学放牧,加强生产管理,推广机械化,大搞农田牧场基本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中央和藏族各级政府针对农牧业制定了许多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传统农业注入现代因素。中央直接投入十多亿元对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派出农业科学组进藏考察,创办农场,推广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青海省藏区的农业普遍实现机械化装备,机耕、机播、收收耕地面积大幅增长。四川两个藏族自治州也落实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实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改革开放以来,由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机械化进入了农家大院,科学种田成为农民自觉行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藏族的畜牧业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改选,已经开始实现了单纯由靠天放牧向建设兴牧转变、由单纯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转变、由单纯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特点的畜牧业向市场经济畜牧业转变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游走向定居、半定居转变。
藏族手工业是青藏高原三大传统产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藏族手工业品技艺精湛、加工方法独特、产品丰富,目前藏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卡垫、藏被、氆氇、围裙、毡垫、帐篷、民族家具、金银首饰、铁器、藏刀、土陶制品、工艺美术及旅游纪念品等。据1990年的统计数据,仅西藏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就有1365种,1889个花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手工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市场的有力支持,一些传统产地再度焕发出发展民族手工业的活力。藏族手工业是藏区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最具特色和市场潜力的生产领域,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藏族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是在一穷二白的实际情况下白手起家的。青藏高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宝藏,但在过去连手工业也极稀少。1958年时,中小企业只有23个,上世纪90年代时,各地先后建立了电力、燃料、化工、食品等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各种类型的工厂近三百个。进入21世纪,藏族工业已初具规模,在区域经济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建成建筑、电力、汽车、冶金等二十多个行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并具有雪域特色的工业体系。青海省六个藏族自治州基本形成了能源、冶金、石棉、天然气、煤炭、电力、采盐为主体,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基础的多门类工业格局和资源开发型工业经济体系。民族工业与现代工业同举并进,逐步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优质品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世人欢迎。
旅游业是青藏高原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新型产业,也是产业结构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转变的最显著特征。经过20多年的发展,西藏旅游业无论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状况,还是旅游业人员的素质,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2004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2.31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32亿元。
新中国成立前,西藏地区根本没有公路。从解放军进驻西藏以来,开辟了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等重要公路干线,将各个藏族地区连接沟通。各县大都修筑了公路,通了汽车。到1978年,西藏自治区通车里程达两万多公里。2005年10月,总投资额达330.9亿元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近两千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目前,藏族地区的现代化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西宁、格尔木、拉萨、昌都为中心,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甘青、甘川、中尼公路为主,青藏铁路、航空、管道及民间运输为辅,辐射联系高原区内外的综合性交通运输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高原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连接各地的邮电通讯网已经形成。1979年拉萨邮电通讯大楼建成,使西藏与祖国各地和国际间的邮电通讯,取得了新发展。目前,西藏自治区拥有邮电局(所)140多处,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度为八万余千米,航空邮路650千米,邮电业务总量逐年增长。拉萨对国内200个大中城市开办有邮政快件和特快专递等业务。国际邮路有两条,分别经日喀则地区樟木口岸和亚东通往邻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宁拉”(兰州—西宁—拉萨)、拉萨至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光缆工程和各地卫星地面接收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西藏又建成由光缆、卫星覆盖全区的通信传输主干道,形成了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于一体的通信网络。拉萨市已进入国际、国内自动电话网,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和世界180个国家及地区,用户电话可与世界多数国家直接联系。
新世纪的藏族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西藏,从1992—1997年,国有商业企业投入了近亿元建设了工业批发、农贸、烟草等综合和专业市场,广泛招纳各种经济成分商家进场经营。消费品市场相对成熟并日渐完善,生产资料市场兴起,资金、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已经起步。个体和私营经济也成为青藏地区贸易业的主角。
边境贸易的发展是西藏市场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对外贸易正从以往小规模、简单的易货为主的阶段向大规模、多形式的方向发展;出口商品已由过去以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发展;出口市场从历史上的印度、尼泊尔等扩大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对外贸易空前发展。
文教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西藏自治区和全区六地一市相继成立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领导小组,自治区成立了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国家和自治区拨出专款,配备车辆、设备等,对全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经过20多年的努力,记录和保护了西藏的戏曲、民间舞蹈、曲艺、器乐、音乐、民歌等一大批藏族文化项目。西藏自治区每年出版的藏文图书都在100种以上,发行数十万册。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藏文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
文物保护与修缮投入巨大,成效显著。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政府先后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及时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西藏现有的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大昭寺、罗布林卡又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部分,增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成公主主持兴建的小昭寺近期也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档立案单位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西藏自治区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这些地方性法规使西藏众多的文物古迹得到很好地保护。
藏族的现代民族教育已见成效。1980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教育工作提出:逐步发展小学教育,扫除藏文文盲,藏汉各族学生都要学习藏文。尽快把民办小学改转公办学校,有计划地发展初、高中学校。大中专招生实行了以少数民族为主,并增设藏语文、藏族历史、藏族医药、藏族艺术等民族专业系科,编印藏文课本,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方针指导下,全区教育调整初见成效,教育内部比例趋于合理,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教学质量提高,出现了一批比较合格的学校,文盲率明显下降。
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据2004年的统计,西藏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明显增多,相关的卫生设备也明显不断增多。卫生技术人员大多数具备执业资格。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多。人均寿命已由50年前的35.5岁提高到了现在的67岁。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民族干部队伍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结构、层次,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为西藏新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据统计,目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中占87.5%,在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占69.23%;在自治区主席、副主席中占57%;在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中分别占90.42%和89.4%。在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19名代表中有12名为藏族公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和谐西藏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