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普遍进行了民主建政、肃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疏通了民族关系,初步改变了傣族地区的面貌。为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根据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同时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至今共成立了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3年1月24日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成立)、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2月7日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12月25日成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2月30日成立)。还成立了一批民族乡,包括楚雄州永仁县万马傣族乡、永兴傣族乡,武定县东坡傣族乡;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昌宁县湾甸傣族乡;红河州红河县勐龙傣族乡;临沧市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普洱市翠云区龙潭彝族傣族乡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傣族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迅速。如2005年,西双版纳全州生产总值为78.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德宏州实现总产值5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54亿元的目标。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等,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到2005年,西双版纳州粮食总产量是1949年的2.96倍多,比1977年增长了96%,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41.37亿元。德宏州则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40.27万吨。以柠檬、麻竹、咖啡、澳洲坚果、滇皂荚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开发面积达到30.95万亩,初具规模。以麻栗坝水库为代表的一批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江河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农业科学种田有很大进步。孟连县2001年列入全省电脑农业推广县。至2003年,孟连县开发了自己的陆稻种植系统,并对云南省提供的水稻、玉米施肥系统二次开发,3年间共设样板面积1200亩。主要在水稻、陆稻、玉米3种粮食作物上实施推广面积22422亩,新增产量92.2万公斤。建成了孟连县的电脑农业网站,利用互联网发布县的资源、农产品供应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学习水稻、玉米、甘蔗种植等作物种植的技术、新方法,并教会群众应用。至2005年,电脑农业项目已在全县4个乡(镇)30个村组织实施,参加农户达到了19000户次70000多人次,共计完成推广面积8.3万亩。傣族群众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傣族地区过去仅有少量的纺织、酿酒、榨油、竹木制作等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先后建立了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制纸、制盐、食品加工、制茶、榨糖、制胶等厂矿企业。西双版纳的景德工厂、勐海茶厂、普文糖厂、德宏的新华工厂、芒市机械厂、怒江坝的国营糖厂等,都是云南省有名的企业单位。2005年,德宏州工业总产值完成26.94亿元,实现增加值9.72亿元。其中电力、水泥、铝、硅等工业产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商业得到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的商业十分萧条,商品极少,价格昂贵,奸商又从中牟取暴利。广大傣族人民受尽了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地区各州县都建立了百货、民族贸易、外贸、农具、食品、医药和饮食服务等公司。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易货贸易、小额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国际汇兑区域会展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形式。1988年,德宏州瑞丽市开辟了姐告经济试验区。姐告开始成为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1991年正式批准成立了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从2000年8月1日起,姐告开始实行“境内关外”准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政策。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后,2000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5.2亿元(不含边民互市)。2005年,德宏州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90亿美元。西双版纳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东盟各国已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贸易额列前三位的是缅甸、老挝、泰国,又以泰国的贸易增长最快。继东盟之后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
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的交通非常闭塞,除中缅公路通往德宏地区外,全靠驿道和马帮运输。现在西双版纳全州全部通公路,36个乡中有29个修通了公路,总通车里程为3670公里。西双版纳机场于1990年4月建成通航。昆明至西双版纳航线每天有6-10个航班,为国内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线。西双版纳机场还先后开辟了至成都、广州、重庆、天津的国内航线。1996年4月还开通了至曼谷的国际航线,为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德宏芒市机场始建于1937年,抗战胜利后停用,至1990年4月10日修复通航。200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30万人,航班起降3044架次。先后有东航云南公司、国航西南公司、南航贵阳公司、郑州公司开辟了航线。
西双版纳毗邻泰国,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966.3公里,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境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东南亚诸国的门户和最便捷的水陆通道之一,比绕道华南沿海港口缩短路程1500至3000公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澜沧江景洪港、西双版纳口岸机场、磨憨等3个国家级口岸和打洛省级口岸,开通了中老缅泰四国商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景洪万象国际客运班车,开通了景洪至泰国曼谷、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航线,至国内各地航线逐年增加。景洪港辖区的航运企业增至40家,客货轮船增至100艘,运力达1.7万多吨。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地普遍建立了小学,改变了过去儿童以佛寺为学校、以和尚为教师、以佛经为课本的现象。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也相继建立,更多的傣族孩子接受了教育。西双版纳和德宏都各自有了自己的高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由原西双版纳教育学院、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改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德宏教育学院改建,都为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新中国成立前,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长期流行,尤以疟疾为甚。广大傣族人民缺医少药,生命毫无保障。领主、头人还把一些敢于反抗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诬为散布疾病的“琵琶鬼”,进行残酷迫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派出医疗队、防疫队,深入傣族地区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傣族医务人员,免费治病、防病,很快扑灭了鼠疫,控制了艾滋病、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增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有效地遏制了各类重大疫病危害蔓延,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妇幼保健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傣族传统的医药得到了新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要“拯救民族医药,继承民族医药遗产”。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1984年4月国家卫生部肯定了傣医的地位与作用,各级政府制订了“八五”傣医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科研工作(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规划,把傣医药发展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对抢救傣医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77年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逐步对傣族医学进行发掘整理。1979年4月24日正式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1983年景洪县傣医傣药研究所成立。 1988年4月10日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形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德宏、思茅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构。为傣医的拯救、继承、研究工作创造环境条件。
傣医人才培养方面,1986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首届招收了一个傣医班,学制三年,培养了43名傣医中专医士,初步缓解了傣医后继乏人的局面。因此,由原1977年成立调研办公室之初设有3名傣医药工作人员,通过相继调入、培养,至今科研所(院)已有职工115人,其中直接从事傣医药科研、临床工作的33人,占28.7%。除此之外,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各地的民间傣医药人员(非编)有217人。
许多傣族医药学专家与汉族科技人员一道对傣医药进行了大量的发掘、研究整理工作,先后编译了《西双版纳医药》《古傣医验方注释》1集,《西双版纳药志》1~4集(州内印刷3集)、景洪县还正式翻译出版了《档哈雅》《西双版纳家庭卫生常识》《傣族药物故事》《嘎牙山哈雅》等。在云南省有关单位的努力下还编了《傣肌松》专辑。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编写了《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1991年底研究所又研究整理完成了论述人体生理解剖、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四塔五蕴》一书,1991年初还专门编印了《傣族医药专缉》。
文化事业推陈出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德宏州傣剧团编排的大型傣剧《兰嘎西贺》,几年来已演出50多场,观众近20万人,在缅甸等东盟国家演出也大受欢迎。2004年,由德宏州傣剧团创作、改编的大型傣剧《南西拉》,在“2004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举荣获综合金奖等10项大奖。时尚前沿公司自2003年先后出版翻译了电影《孔雀公主》、电视连续剧《葫芦信》共8集;第一次引进国外动画巨片《猫和老鼠》并翻译配音成为民族语;西双版纳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集《美丽傣乡》等多部剧集音像作品。
西双版纳和德宏州都办了傣文报纸,用傣文翻译出版了各类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1999年1月1日,《德宏团结报》的傣文版开始采用电脑激光照排印刷。2003年,傣文编译室配置了电脑,进入了网络时代。西双版纳报社则与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傣文激光照排工程。2002年,首套新老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研发成功,可处理13种新老傣文字体,还能处理汉、英文及国际音标,同时开发的全新输入法——纳鸟傣文输入法尤为业界称道。2003年1月1日,西双版纳报社使用这套系统组版的对开傣文报纸面世。2005年6月19日,由西双版纳报社副总编辑岩温胆书写的4款老傣文电脑字体,在西双版纳通过鉴定。新老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可实现傣文报纸、公文、教科书及“贝叶经”的微机录入编排印刷,推进东南亚贝叶文化圈的形成和贝叶文化的国际性研究。《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卷已于2003年泼水节前夕(4月12日)正式发行。
广播覆盖面增大,电视从无到有。2005年西双版纳州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15%;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7.48%,。德宏州积极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兴边富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山区、半山区近15万人收听收看到2套广播、4至29套数字电视节目工程。据统计,傣族的电视机拥有率最高,至2003年达到96.7%。
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西双版纳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172元,比上年增长8.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874元,同比增长6.9%。德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5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4元,比上年增长7.9%。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傣族地区必定会焕发出和谐昌盛的崭新面貌!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