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政府网 >> 专题集萃
首页
>> 专题集粹 >> 重要会议 >> 国家民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砥砺奋进的五年
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7-10-24 信息来源: 中国民族报 字号:[ ]


  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武陵山片区,居住着土家、苗、侗、仡佬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片区总人口的40%,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国家民委成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联系单位,承担着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督促指导的重要职责。

  5年多来,着眼于片区脱贫和发展的大局,国家民委走出了一条牵头联络片区扶贫的新路子,凝聚起武陵山片区脱贫的磅礴力量。

  派联络员,找准片区发展的“痛点”

  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8万油茶农心中,大连民族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所长阮成江是他们尊贵的朋友。

  作为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名的“油茶之乡”,油茶是玉屏人引以为豪的名片。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油茶持续低产,让老百姓望树兴叹。在阮成江团队的科研攻关下,油茶树的亩产油量从3公斤提高到了50公斤。

  “每公斤茶油能卖80元,一户农民种植5亩以上油茶树就能脱贫。油茶树盛果期长达七八十年,一代脱贫可福及子孙几代人。”玉屏县县长杨德振表示,国家民委派驻玉屏的联络员,找准了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痛点”。

  阮成江是国家民委向武陵山片区派驻的第六批77名联络员之一。在此之前,已有来自国家民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385人次奔赴武陵山区,薪火相传,履行联络员的职能。

  为做好跨行政区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证片区规划落地生根,自2012年起,国家民委每年从机关、委属6所高等院校及部分文化事业单位,选拔选派司、处级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武陵山片区担任联络员。

  派驻的联络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挂职干部。曾在湖北省恩施市担任联络员的国家民委舆情中心综合处处长陈峣,如此表述他对联络员工作的认识:“联络员到地方后,不要急于突显个人政绩,而是要服务于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的大局。我们的工作不是看短期效果,而是看对片区的长远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陈峣对联络员的定位,基本符合国家民委对联络员角色的要求。5年多来,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的联络员们走进山间、地头、村寨,着眼于片区扶贫攻坚,拿出了众多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中央民族大学驻湖南怀化联络员进村入户,撰写出《五溪大地的忧思——来自雪峰山深处的乡村调查》等调研报告,相关调查数据和建议被采纳、吸收到当地的扶贫攻坚规划中;中南民族大学联络员集中力量开展调研,形成了生态补偿机制、战略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调研报告,得到多位省部级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事实上,在5年多的探索实践中,联络员履职的模式也逐渐清晰,并且成效明显: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片区扶贫工作的“痛点”;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整合各类资源,对“痛点”进行“靶向治疗”。大连民大与玉屏县的油茶故事,正是这种履职模式的缩影。

  抓民族工作,挖掘多民族优势

  每天午后,龙秋凤都会坐在自家门口,赶制苗绣订单。一块苗绣可以卖上千元,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的龙秋凤想不到,这个苗家女子人人都会的看家手艺竟然这么值钱。

  龙秋凤家住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老家寨。乡亲们生活的大转变发生在2013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持续推进,让各地游客看到了这颗深山里的“明珠”。龙秋凤和姐妹们的手工艺品,也被游客带出了大山。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亦是如此。作为我国最大的跨省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武陵山片区各族群众能否守望相助、团结一心,能否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事关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成败。

  国家民委在牵头联系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着眼于民族工作新思路、新探索,着力从片区的多民族优势中挖掘脱贫攻坚的动力、激发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生活在片区的各族群众在小康路上行稳致远。           

  片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便是如此。“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安排专项资金5亿多元,同时吸引、带动各类资金,共同支持片区特色村寨建设。很多藏在武陵山腹地无人知晓的寨子,惊艳亮相于世人面前。特色村寨建设在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为乡亲们带来了收入。目前,武陵山片区已经有140个国家民委命名挂牌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覆盖苗、土家、瑶、侗、仡佬等民族。

  在村寨之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则在全局上指引着片区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

  2012年,国家民委出台了《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恩施州、湘西州、铜仁市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地、市、盟)试点活动。几年来,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创建载体、创新创建形式,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活动,并从中受益颇深。

  打糍粑、跳傩戏、赶庙会……今年春节,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走进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各大景区,这让原本习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游客流连忘返,大呼过瘾。通过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恩施州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品质,也大幅提高了旅游收入。

  如今,武陵山片区各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持续走向深入。在发展中增进团结、在团结中加快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为脱贫攻坚蓄足了后劲。

  抓协调服务,促片区“内通外联”

  在被派驻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任联络员之前,西北民族大学教师沙存善曾认为,资金短缺可能是片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最大瓶颈。两年的履职让他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好的扶贫项目并不愁资金的支持。”沙存善说,有好项目就可以申请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而且额度大、利息低、周期长。”

  国开行对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国家民委的积极协调。

  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资金需求也很大。尽管国家财政对片区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但仍难破解“资金荒”的困局。经过深入调研,国家民委决定另辟新路,通过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锋先导作用,打通融资瓶颈,破解融资难题。

  2013年12月,国家民委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开发性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落地生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国开行向武陵山片区累计发放贷款2625亿元。其中,仅2016年就新增发放544亿元,大力支持片区水电、水利、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片区脱贫攻坚奔小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协调国开行对武陵山片区倾注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是国家民委在中央层面促进重大项目和资金在片区落地开花的一个缩影。5年多来,国家民委通过委员单位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联系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这两个平台,协调推进武陵山片区“十三五”省级实施规划项目国家层面衔接落实工作,分别与17个部门就12个行业的1072个项目进行对接,总投资5300亿元。

  国家民委的协调,还体现在促进片区内三省一市的协作发展上。四省市片区的旅游扶贫协作,便是生动的注脚。

  武陵山片区生态优良、山清水秀,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旅游业成为片区扶贫开发中最容易撬动的“支点”。然而,由于片区分属三省一市,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与合作,导致旅游产品趋同化、旅游宣传分散化等问题,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去年1月,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开发银行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政府签订了《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减贫致富与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国家民委的沟通、联络、协调下,片区各地以旅游合作为突破口,加快旅游交通一体化发展、资源环境一体化保护、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步伐,探索着跨省交界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5年多来,在国家民委推动武陵山片区脱贫的成绩单上,虽没有直接修建高铁、机场这样亮眼的表现,却促成了片区的“内通外联”,为片区发展强基固本。在武陵山片区,虽没有太多的资金和项目直接来自国家民委,但民族工作静水流深,激发了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武陵山片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气连枝一家亲,齐心协力谋幸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